等离子熔炼电源的发展史
等离子体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可追溯到18世纪中叶,肯耐斯里(E. Kinnersly)等人用电火花熔化金属。1878年法国西门子(W. Siemens)发明了带水冷底阳极的直流电弧炉和水平非转移弧的直流电弧炉。后者即为现代等离子熔炼炉的雏形。它的两根电极水平设置,其中阴极为水冷铜棒,阳极为石墨管,通入中性或还原性气体。
现代等离子熔炼技术开发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,美国联合碳化物(UnionCarbide)公司所属的林德(Linde)公司开始研制的11kg的等离子电弧炉PAF和实验型等离子电弧重熔(PAR)炉。在同一时期,前苏联、东欧国家以及日本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,并将其应用于工业生产。
到了70年代乌克兰巴顿电焊研究所已形成PAR炉的系列设备,最大容量为5t。原民主德国弗赖塔尔(Freital)特殊钢厂于1973年和1977年先后投产了15t和40t两座PAR炉。日本大同特殊钢公司于1969年和1975年开发了0.5t和2t的等离子感应炉(PIF)。该公司于1982年还建成了2t的PAR炉。日本不锈钢公司(Ul-vac)在60年代开发了等离子电子束重熔技术,1971年建成了一台有6支枪,每支枪输出400kW的等离子电子束重熔(PEB)设备,直接由海绵钛炼成3t的钛锭。
进入80年代,等离子熔炼技术已比较成熟,发展也相对减慢。近年来在钢水加热方面的应用发展较快,如等离子钢包加热和中间罐加热。中国于70年代初开始研究等离子熔炼技术并建成了一些实验设备和容量在0.5t以下的工业炉。等离子熔炼已在许多国家得到开发和应用,所涉及冶炼产品也十分广泛,但总的产量还较低。